
“天价”手机壳割韭菜?CASETiFY背后的暴利真相!

CASETiFY“天价手机壳”争议:谁在买单?
事件起因:测评引发的质疑
近日,以“个性化”和“高价位”著称的手机壳品牌CASETiFY,因一则测评视频引发了消费者的广泛质疑。3月20日,话题“#casetify手机壳 背刺#”迅速登上小红书热点榜单前三,矛头直指其定价过高,利润空间巨大,引发了“智商税”的讨论。
CASETiFY:手机壳界的“爱马仕”?
CASETiFY 创立于2011年,凭借设计感十足的个性化手机壳和手机配饰迅速走红。其产品定价区间从300元到上千元不等,限量版更是高达上万元。
高昂的售价也带来了惊人的营收。据报道,CASETiFY母公司2022年的收入已突破3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21.7亿元)。创始人吴培燊曾透露,公司未来有上市计划。
暴利?专家解读手机壳的“IP设计”价值
面对“手机壳暴利”的质疑,知名经济学者盘和林认为,高价手机壳并非“智商税”,而是“IP设计产业”的体现。他认为,独特的设计是高价的底气,且当前消费者对手机壳的需求旺盛,类似“口红效应”,这种趋势将持续。
手机壳毛利率大揭秘
CASETiFY的“高价”策略与行业乱象
CASETiFY凭借高定价和频繁的明星联名,成功塑造了高端品牌形象。周杰伦、权志龙等明星的“带货”效应,使其迅速成为粉丝追捧的对象。然而,手机壳行业门槛较低,CASETiFY的流行款式往往迅速被仿制,在电商平台上出现大量个位数价格的仿品。
对此,盘和林表示,无论是正品还是仿品,手机壳的利润率普遍较高。
设计与抄袭:品牌发展的双刃剑
以设计为核心竞争力的CASETiFY,也曾陷入抄袭争议。2023年11月,手机壳厂商Dbrand指责CASETiFY“像素级”复制其设计元素。CASETiFY随后下架了相关争议产品。
记者曾尝试就此次风波联系CASETiFY,但截至发稿时未获回复。
上市公司的“手机壳生意经”
CASETiFY虽未上市,但A股市场已有“手机壳第一股”——杰美特(SZ300868)。 杰美特将手机壳定义为“保护类产品”,强调其功能性。
2020年,杰美特智能手机保护类产品毛利率为34.45%,部分产品甚至高达85.17%。
2023年报显示,杰美特“自有品牌业务”毛利率达54.67%。旗下品牌“决色”手机壳售价在69~388元之间,多数产品定价百元左右。
利润空间:30%是否合理?
CASETiFY的联名策略与高定价
相较于其他品牌,CASETiFY的产品定价一直居高不下。其官网显示,产品主要分为经典印花系列和联名系列,后者涵盖了众多热门IP,如黄油小熊、DIESEL、可口可乐、高达、航海王、哆啦A梦等,共计87个系列。
层出不穷的联名款,不仅引领潮流,也抬高了产品价格。CASETiFY曾推出售价上万元的蝙蝠侠联名限量手机壳,以及超过4000元的与“DIESEL”联名款。
专家观点:合理利润与消费者感受
北京百联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庄帅认为,联名和设计需要成本,商家需要合理的利润。他认为手机壳拥有30%的净利润是合理的。
艾媒咨询首席分析师张毅则表示,手机壳过去价格低廉,现在越来越贵,售价可能是成本的数倍,容易引发消费者不满。知名品牌有联名费用,高价可以理解,但几百上千元的价格,容易引发消费者反感。
市场前景与品牌发展:创新是关键
贝哲斯咨询数据显示,2022年中国手机壳市场规模达154.76亿元,全球市场规模达999.11亿元,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1290.68亿元。
天眼查显示,CASETiFY的主体公司Casetagram Limited在2021年6月接受了数千万美元的A轮融资,并计划上市。
CASETiFY也推出了平板保护壳、笔记本电脑保护壳等其他品类,但销量远不及手机壳。
盘和林认为,手机壳市场已不再是单纯的保护性配件,而是承载个性化表达的一部分。因此,品牌需要不断创新,以适应市场的审美变化。依靠个人能力的企业,一般很难取得长远发展,因为设计师是会跳槽的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