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author

以太坊突围:Celestia横空出世,AWS模式能否颠覆Web3?

以太坊突围:Celestia横空出世,AWS模式能否颠覆Web3?摘要: 以太坊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本文深入探讨了以太坊当前面临的挑战,并将其与互联网早期的发展历程进行类比。作者Michael Nadeau在The DeFi Report中指出,以太坊的...

以太坊面临的挑战与机遇

本文深入探讨了以太坊当前面临的挑战,并将其与互联网早期的发展历程进行类比。作者Michael Nadeau在The DeFi Report中指出,以太坊的扩容之路并非坦途,主要面临以下两大难题:

  1. L2代币的稀释效应: 大量L2代币的涌现分散了流入ETH的风险资本,降低了ETH作为长期投资的吸引力。
  2. L2的技术虹吸效应: L2在提升以太坊底层技术的同时,也将部分经济活动转移到了自身。

渣打银行的报告印证了这一观点,他们估计Base已从以太坊L1夺走了500亿美元的市值,因此下调了以太坊的年底价格目标。

尽管面临挑战,以太坊仍然拥有为L2提供服务的能力,因为L2是其未来的主要客户。然而,新的竞争威胁正在浮出水面,Celestia便是其中之一。Celestia试图通过提供数据可用性(DA)解决方案,成为以太坊L2和主权rollup的首选。## 早期互联网发展历程的启示

为了更好地理解当前局势,我们将以太坊的构建与早期互联网的发展进行类比。在互联网发展初期,创建网站需要托管自己的物理服务器,成本高昂且扩展性差。

随后,共享服务器托管模式应运而生,GeoCities等托管服务降低了建站的门槛。互联网得以快速扩张,企业可以更低成本地建立网站,提供产品和服务。

然而,GeoCities的共享执行模式也限制了创新。虚拟服务器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,它兼具了独立服务器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,以及共享主机的便利性。亚马逊网络服务(AWS)应运而生。

AWS的出现催生了电子商务、SaaS公司和社交媒体等新兴业态,这些在互联网发展早期是难以想象的。同样的过程,如今也在公共区块链上发生,它们通过全球会计账本和数字产权,为互联网引入了一种新的数据结构。这个过程也经历了从笨重、低效和昂贵到精简、便宜和快速的演变。

公共区块链和以太坊的演进

比特币是第一个公共区块链。在Web3早期,若想利用这项技术创建新的应用,开发者必须从自己的区块链开始。比特币的分叉币,如点对点命名系统(Namecoin),便是早期的例子。公共区块链的这个时代,类似于早期互联网,当时你需要托管自己的服务器来构建网站。

以太坊于2015年崭露头角。我们可以将L1视为“Web3的GeoCities”。以太坊让开发者能够使用共享基础设施启动应用,无需启动自己的链和引导验证者。这类似于GeoCities允许开发者构建网站,而无需在自己的服务器上托管。

当然,开发者需要更多的吞吐量和灵活性来构建专门的用例。于是,以太坊L2应运而生——在L1之上构建的执行环境,以太坊作为数据可用性和安全性的基础架构。

现在,以太坊开始看起来像一个“网络的网络”,类似于互联网本身的构建。然而,仍然存在一些挑战,特别是,以太坊的DA成本仍然相当高。这为Celestia等竞争对手打开了大门,它们可以为以太坊的L2客户提供服务,类似于AWS在当前云时代为Web2应用提供服务的方式。

现在,问题是:Celestia是否对以太坊的L2路线图构成威胁?如果以太坊L2转向Celestia这样的解决方案,会发生什么?

Celestia 简介:模块化区块链的新选择

Celestia 是一个权益证明区块链(目前有100个验证器),专门用于解决数据可用性验证问题。传统上,验证需要节点下载区块中的所有交易。Celestia通过数据可用性抽样(Data Availability Sampling, DAS)解决了这个问题——无需节点下载数据即可保证数据可用性。

Celestia的目标客户是其他区块链。

假设你是Robinhood,你的平台每月有超过2000万用户交易股票和期权。同时,加密货币交易已成为你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(第四季度收入的35%)。

你决定进一步融入加密货币基础设施,因为你看到未来所有资产都将被代币化以用于交易和结算/会计。

最理想的方式是在以太坊上构建L2,因为它在加密货币中具有最佳网络效应,同时保持控制和灵活性,以获取最大价值。

为了实现这一目标,你需要以下组件:

  • 执行: 处理交易、掉期、付款和其他用户操作。
  • 共识: 确保没有人作弊,每个人都遵循相同的规则(将共识视为安全)。
  • 数据可用性: 使发生的事情的历史记录(数据)可供其他人审计或其他应用程序访问。
  • 结算: 最终会计/记分牌。

如果你是Robinhood,你可能想要构建自己的主权L2,在那里你可以控制执行。但是,你可能不想为共识/安全构建自己的验证器网络,也许你会为此使用以太坊。

当然,你需要让你的所有数据可供其他人审计/验证,并供其他应用程序访问。你也可以为此使用以太坊。但Celestia更便宜,可以让你与其他L2集成,甚至与Solana(未来)集成,并在那里提供你的数据。也许你选择Celestia作为你的DA层。

最后,你需要一个地方来将所有用户活动作为“最终记分牌”来解决。考虑到以太坊的安全性、去中心化和“林迪效应”(Lindy Effect,指技术或想法的未来预期寿命与其当前已存在的时间成正比),你选择它作为你的官方会计分类账。

Celestia 如何解决 Robinhood 的问题?

Celestia 使 Robinhood 能够更轻松地执行以下操作:

  • 拥有自己的执行环境。
  • 利用以太坊达成共识和结算 —— 这是以太坊作为最安全和去中心化的 L1 所擅长的。
  • 利用 Celestia 实现数据可用性,成本比使用以太坊低得多(现在便宜 100 倍)。
  • 将来,如果 Celestia 能够构建一个 L2 网络(具有本地桥接),利用它来实现数据可用性,那么 Robinhood 可以从向该网络中的每个人提供对其数据的访问权限中受益。此外,假设 Celestia 能够以原生、无缝的体验连接 L1(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),Celestia 甚至可以为其他链上的应用程序和用户提供对其数据的访问权限。

关键点:

  • 在提到 DeFi 应用程序的可组合性时,你可能听说过“货币乐高”这个术语。Celestia 致力于为希望定制其技术堆栈的主权汇总提供这种体验,同时使数据可在各种链/应用程序/和执行环境中使用。

  • L1 目前通过共享标准(代币、智能合约、开发工具等)实现网络效应。Celestia 寻求在 L1 和 L2 之间创建网络效应,作为 Web3 技术堆栈的关键“中间件”协议。这是一个伟大的想法。它的目标是通过“blob 费用”创建网络效应作为“默认 DA 解决方案”—— 这是所有 L2 在使用 Celestia 时都会选择的标准。由于它与其他汇总和 L1 之间的可组合性,这可能会给它带来“护城河”—— 解决 L1 和 L2 之间分散的流动性和用户群。同样,这是一个伟大的想法,并非易事。

  • 为了取得成功,它需要获得最大的 L2 作为客户(目前它还没有),并成为所有新进入者的默认选择。

    采用 Celestia 的潜在风险

Robinhood(和现有的 L2)可能希望坚持使用以太坊而不是 Celestia,原因有很多:

  • 安全风险。 以太坊在验证汇总时假设 DA 和结算是统一的。如果 Robinhood 将数据发布到 Celestia 但结算到以太坊,以太坊就无法原生验证 Celestia 的 DA 保证。这增加了以太坊验证者的信任假设,他们必须依赖 Celestia 的外部监控。

  • 额外的复杂性。 Blob 直接内置于以太坊的协议中,使其更易于实现和维护。

  • 风险与回报。 以太坊是当今最去中心化和最安全的智能合约网络。在这个新兴阶段,选择一种不太成熟的替代方案可能会被视为高风险、低回报。

    Celestia 的采用现状与未来展望

Celestia 需要吸引最大、最成功的汇总 + 大多数新进入者。为什么?它需要吸引最大的客户,然后将他们全部连接起来——这样就可以为未来的建设者创建无缝的用户体验,他们希望访问所有链上的用户和数据,同时让任何人都可以验证数据。

如果实现了这种势头,Celestia(作为通过数据可用性连接所有链的中间件)可能会成为 Web3 中最重要的协议之一(类似于比特币、以太坊和 Solana)。

当然,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
目前进展

Celestia 诞生至今不到 1.5 年。但它已经是加密领域领先的 DA 解决方案,就发布的数据量而言,目前占据了 90% 的市场份额。

以太坊突围:Celestia横空出世,AWS模式能否颠覆Web3?

顶级客户

  • 通用 L2:86.7%(Eclipse,Solana 虚拟机 (SVM) L2 构成了今天发布到 Celestia 的绝大部分数据)
  • 游戏 L2:2.8%
  • 金融 L2:1.7%
  • 社交 L2:.5%
  • 消费者 L2:.12%

总共有大约 30 个 rollup 今天向 Celestia 发布数据。它确保了约 5 亿美元的价值。

如前所述,Celestia 尚未获得顶级以太坊 L2 之一来利用它进行 DA。我们认为他们的目标是让顶级 L2 移动,然后成为新进入者的“默认 DA 解决方案”。从那里,他们可以通过围绕“blob 费用”的新标准实现网络效应和“护城河”—— 实现跨链可组合性。

话虽如此,我们认为 Base、Arbitrum 和 Optimism 等 L2 今天几乎没有动力离开以太坊。

Celestia 的商业模式与费用

以太坊突围:Celestia横空出世,AWS模式能否颠覆Web3?

虽然 Celestia 在发布数据方面占有大约 90% 的市场份额,但在费用方面,它只占有 25% 的市场份额(因为成本低于以太坊)。目前,它每天的费用大约为 2-2.5 万美元。

费用设置得尽可能低,以防止垃圾邮件。目标是今天形成网络效应,以后控制定价权。

最终,Celestia 的定价权将来自其作为 L2 和 L1 统一标准的网络效应。没有网络效应,就没有定价权。

可寻址市场

一切都与规模经济有关。Celestia 可寻址市场包括所有以太坊汇总、主权应用链以及结算到 Solana 或其他 L1 的潜在 L2。

最终,Celestia 认为链的数量可能会比网站的数量还多。

其目标是对大规模交易收取约 110 美分的费用。

Celestia 会成为“Web3 版的 AWS”吗?

正如 AWS 通过处理繁重的服务器和可扩展性来促进 Web 应用程序的普及一样,Celestia 可以通过处理大规模数据可用性来促进定制区块链应用程序的普及。

借助 Celestia,开发人员可以部署自己的链(汇总或主权链),而无需招募数百名验证者或发明新的共识协议。这类似于初创公司使用 AWS 启动云服务器,而不是购买物理服务器。

Web2 的最终结果是进入门槛大幅降低。因此,Celestia 认为,如果 Web3 用例能够实现网络效应,作为需要定制 Web3 堆栈的开发人员的默认解决方案,那么其潜在市场可能会大幅扩大。

AWS 通过消除基础设施障碍和降低成本,对互联网上网站和应用程序的普及产生了巨大影响。

Celestia 正在寻求为汇总和主权区块链的普及提供同样的支持。

总结:Celestia 的愿景与挑战

互联网由一系列去中心化协议组成,这些协议最终实现了全球信息(数据)共享,这样一台计算机就可以访问世界上的所有内容。

但这并非一蹴而就。这是一个将关键协议(如 TCP/IP、HTTP、DNS 等)与 AWS 等工具结合在一起的过程,最终才造就了今天的互联网。

在许多方面,Web3 正在以类似的去中心化方式构建。

最终,需要有一个跨链和数据的“结缔组织”,以在 Web3 中提供类似于我们在 Web2 中的用户体验。

Celestia 希望成为这种“结缔组织”。

他们押注于一个乐观的未来,在这个未来中,开发人员将希望拥有不受约束的灵活性来构建 Web3 应用程序,同时让所有人都能访问数据。

我们认为他们今天可能已经找到了解决方案。

但技术还不够。他们需要通过跨链可组合性在 L2 和 L1 之间创造巨大的网络效应,才能实现这一愿景。

这并非易事。

但考虑到目前的估值、潜在市场、团队、支持者、早期领先地位以及当今市场上缺乏竞争(以太坊除外),我们认为 Celestia 最适合解决这一问题。

最终,我们认为押注 Celestia 是对 Web3 扩展(网站规模的区块链扩散)的押注,是对以太坊及其成功执行 L2 路线图能力的对冲。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

阅读
分享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

验证码
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38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